“爷爷奶奶,你们咋不吃蛋糕啊?”“哎呀,糖吃多了要得糖尿病呢!”好家伙,这句话是不是听着耳熟?很多老年人对甜食避之不及,仿佛一口下去,血糖就直接飙到天花板!
但你猜怎么着?长期完全不吃甜食,反而可能会给身体带来一些意想不到的变化!今天,我们就来聊聊这个让人“甜蜜又苦恼”的话题!
1. 不吃甜食,可能让你更“丧”
你以为甜食只是“长胖神器”?其实,它跟你的心情也有点关系!大脑的“快乐开关”——血清素,需要碳水化合物(包括糖)来参与合成。适量摄入甜食,能让人心情愉悦,甚至有点“治愈”效果。
如果长期滴甜不沾,可能会让情绪变得低落、焦虑,甚至影响睡眠。难怪有人说:“不开心?吃块巧克力吧!” 这不是迷信,而是有科学依据的!
2. 记忆力可能会下降?真的假的!
“哎呀,怎么又忘了刚刚要说啥?”老年人本来就容易健忘,但你知道吗?适量的糖分摄入对大脑功能至关重要!
展开剩余44%大脑是个“吃糖大户”,葡萄糖是它的主要能量来源。如果糖分摄入过少,大脑可能会“供能不足”,导致反应变慢、记忆力下降,甚至容易出现头晕、乏力的情况。别误会,这里说的糖不是让你狂吃蛋糕和奶茶,而是指健康的碳水来源,比如水果、全谷物等。
3. 低血糖风险增加,小心“头重脚轻”!
有些老年人,血糖并不高,甚至偏低。如果再严格控制糖分摄入,可能会导致低血糖,出现头晕、心悸、乏力,甚至晕倒的情况!
尤其是糖尿病患者,如果吃药或注射胰岛素后,血糖降得太低,再不吃点糖,很可能会引发低血糖昏迷!所以,不管是不是糖尿病患者,都别盲目“谈糖色变”,关键是要掌握好分寸!
“咋感觉最近越来越没劲儿?”糖分摄入过低,还可能影响肌肉和体力!肌肉活动也需要能量,如果身体能量供应不足,肌肉会被“拆”来当燃料,导致肌肉流失。而肌肉减少,代谢率也会下降,导致身体更容易疲劳、虚弱。
所以,别盲目追求“完全无糖饮食”,适量摄入健康的糖分,才能让身体运转得更顺畅!
发布于:江苏省